剩女、虎妈、独生子女……
2019年,美国人谈起中国想到的仍是这些“标签”
《纽约时报》最近给对中国好奇的西方人提供了一份书单:
除了有关中国的游记和历史类的书籍,关于催婚、独生子女、虎妈教育、北上广漂等等中国特色话题的书籍更是不少。
这些书里呈现的中国,也许有中国人都没发现的另一面——
剩女
《Leftover Women: The Resurgence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China》
洪理达(Leta Hong Fincher)
理宏达
理宏达简介:
洪理达,出生于香港,自小随外交官父亲与语言学家母亲常驻国外。于哈佛大学修读东亚研究,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亚洲研究学学士学位,后在清华大学取得社会学博士学位。
1996年担任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1998年担任美国CNBC驻上海记者,之后以“美国之音”记者身份长期派驻北京。2002年荣获专业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优秀记者奖。作品散见于《纽约时报》等媒体。
Roseann Lake
作者简介:
Roseann Lake is The Economist's Cuba correspondent. She was previously based in Beijing, where she worked for five years as a television reporter and journalist. Her China coverage has appeared in Foreign Policy, Time, The Atlantic, Salon, and Vice, among others. She lives between New York City and Havana.
简译:
罗森莱克,《经济学人》驻古巴记者。她以前在北京工作过五年,是一名电视记者和记者。她的中国报道已出现在外交政策、时间、大西洋、沙龙和副总裁等方面。
中国媒体在过去7年中反复告诉女性,如果她们到27岁还没结婚,就会成为没人要的“剩女”。这种说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很多人仓促结婚,还形成了连锁反应,对于中国社会的性别平等造成了负面影响,许多女性以及他们的父母,为了婚姻而放弃了房屋所有权。
歪果仁为什么对“中国剩女”感兴趣?
有两个答案比较突出,一是目前中国单身现象造成的代际冲突其实也曾发生在他们父母辈与祖父母辈之间,也正因为如此,如今他们父母对他们的单身问题宽容了很多,而中国是现在进行时的状态;二是有的记者则认同剩女(单身女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北欧的,因为他们国家也有很多条件优秀的大龄单身女青年,也找不到合适的男人啊……当然,那里单身女性对没有孩子的忧虑远胜过没有婚姻,所以三十多岁去相亲网站随便找个孩子爹的也时有发生。
中国单身小仙女们或多或少觉得在婚姻中,女性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更大,获得的幸福感更少,所以信奉“讲究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
凭实力单身的中国剩女,你能对上号吗?
持续关注,明天将会有什么有趣的标签呢?
想具体了解“别人家的大学”在学什么吗?想理智选择适合自己的海外名校吗?你的成绩离梦校还有多远的距离?怎样才能写出漂亮的文书?联系我们吧~